聖若望福音 18:33-37
那時候,比拉多對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什麼?」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耶穌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釋經
18-19章:上下文
我們唯有從18-19章的上下文來細看33-37節,才真正理解箇中的意義。至於18-19章的上下文則包括:
耶穌的被出賣和被捕(18:11)
西滿伯多祿削下大司祭僕人的耳朵(10節)。耶穌治癒那人的傷害,並叫伯多祿把劍收入鞘內。這對於我們的福音課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因為耶穌告訴比拉多,「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36節)。耶穌在被捕時,展現出他無意向羅馬採用暴力(比拉多最關心的問題)。
耶穌在大司祭面前(18:12-14,19-24)
這使人感到混亂的。究竟誰是大司祭?亞納斯,抑或蓋法?一般認為只有一位大司祭,而其職任是終身的。亞納斯是盤問耶穌的大司祭,但蓋法是這一年的大司祭(13節;亦可參閱路3:2;宗4:6)。原因是羅馬人不願意授予一個人太多的權力,於是強迫交換職位。亞納斯於公元6-15年出任大司祭,然後由蓋法取代,蓋法則任職至公元36年。不過,在人民的眼中,亞納斯仍保有權力。「就是這個蓋法曾給猶太人出過主意:叫一個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14節)──這是若望式的反語。蓋法本來想說,叫一個人死,比叫許多人受騙更好,但他因疏忽而指出耶穌的死是為了哄人息怒的。
伯多祿否認耶穌(18:15-18,25-27)
這裡出現真正的審問。耶穌在比拉多面前接受審問時,毫不動容地走向受光榮的時刻,但是,在圍繞炭火的審問,伯多祿(和教會)都經過考驗發現不合格。
耶穌在公議會前(瑪26:57-68;谷14:53-65;路22:66-71)
對觀福音詳細敘述耶穌受公議會審問,但若望福音只簡略提及耶穌出現在亞納斯和蓋法面前(18:12-14),亦沒有提及公議會。後面的一些原因,可解釋為什麼若望剔除公議會的審問,強調羅馬人的審問:若望福音把那些強烈反對耶穌的人說成是「猶太人」,而說其他人物「既不拒絕相信,又不完全接受耶穌真正身份」(如尼苛德摩、撒瑪黎雅婦人、在貝特匝達池邊獲治好的人)。比拉多是代表另一反應,就是既不相信又不拒絕。比拉多是許多誠實的、心懷善意的人……的典型,嘗試在爭鬥中採取中間立場……比拉多的故事……說明一個人如何拒絕那引致悲劇的決定。今天,有許多人並非被誘惑去反對耶穌,卻只是忽視或排斥他。耶穌警告說,「你既然是溫的,也不冷,也不熱,我必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來」(默3:16)。
耶穌在比拉多前(18:28-32)
猶太人「沒有進入總督府,怕受了沾污,而不能吃逾越節的羔羊」(28節)──更是若望的反諷語法。他們順從殺害一個無辜的人,卻執著禮節上的潔與不潔。比拉多表面上是城中最有權力的人,卻發現自己必須穿梳於被告與指控者之間──從而揭示猶太人的權力是凌駕他。較早前,比拉多一開始就不順利,因搶掠聖殿的銀庫和展示偶像的象徵而觸怒猶太人,所以,他現在要格外小心,提防猶太人敏感的感情。一個由猶太人發動的起義足可令比拉多的領導受到質疑,因此,他發覺自己是在壓力下,要滿足他們的要求。
當比拉多問及他們對耶穌提出什麼控告時,他們沒有指明控罪,只是回答:「如果這人不是作惡的,我們便不會把他交給你」(30節)。在這種情狀下,比拉多理應釋放耶穌。當他建議猶太人領袖按自己的法律審判耶穌時,他們回答,「我們是不許處死任何人的」(31節)。他們的目的顯然是要耶穌死亡,而他們期望比拉多為他們做這事。有些學者指出,猶太人將殺害斯德望(宗7:54-60),並懷疑猶太人事實上是否獲准處決那些觸犯他們宗教法律的人。其他學者認為,向斯德望砸石是暴徒的行動而不是法律的行動。
「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19:15,19)
若望福音繼續在19章強調基督君王。比拉多已嘗試令群眾讓他釋放耶穌(18:38b-40),並己下令鞭打耶穌,希望鞭刑能滿足群眾(19:1-7)。不過,群眾總是使比拉多不成功,要求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19:6,15),並對於比拉多是否忠於凱撒表示懷疑(19:12)。比拉多在說話上反擊群眾,對他們說,「看,你們的君王!」(19:14),又問,「要我把你們的君王釘在十字架上嗎?」(19:15)。群眾要求釘死耶穌,是因為「他自充為天主子」(19:7),他們以最令人震驚的態度來回應比拉多。他們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君王」(19:15)。換句話說,他們批評耶穌取代天主,但現在卻親自把凱撒取代天主。比拉多必須忠於凱撒,他終於放棄並把耶穌交給他們去釘死(19:16)。
但是,比拉多有最後的決定。他在十字架上端放了一個牌子,上面用三種語言寫了「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19:19-20)。司祭長抗議,要求比拉多把那句話改為:「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覆說:「我寫了,就寫了」(21-22節)。較早前,比拉多問,「什麼是真理?」(18:38)。現在,透過若望的反諷語法,比拉多公告真理,讓眾人看見。
33-35節: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33拉多於是又進了總督府,叫了耶穌來,對他說:「你是猶太的君王嗎?」34耶穌答覆說:「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35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個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付給我,你做了什麼?」
「你是猶太的君王嗎?」(33節)。又是反諷語法!比拉多只有一個合法的關注問題,就是耶穌是否向羅馬構成威脅。假如耶穌承擔君王的角色,那就是叛國,應該處死。不過,比拉多卻是懷疑。這人是君王?……總督看了他的犯人一下,就足以辨別在這角色中看耶穌是荒誕的。於是他提出這懷疑的問題。諷刺的是,耶穌的確是君王,但不會給羅馬造成威脅。若望福音的讀者了解故事其餘部份的內情,知道這一點。我們想打斷講話,並說,「是的,他是君王,但不是猶太人領袖所描述的君王!」
「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34節)。耶穌在回答比拉多前,必然知道比拉多問題的意義。比拉多是否問耶穌想在猶大挑戰羅馬的權力,抑或純粹充當猶太人領袖的喉舌?耶穌的問清楚顯示出他理解幕後的政治:別人必然在比拉多面前提過他,他們使比拉多加入他們的卑鄙勾當,比拉多大概是猶大最有權力的人,已容許自己成為他們利益的走卒。耶穌的問題也改變他們的角色,耶穌成了審問者。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個猶太人?』」(35a節)。比拉多並不尊重猶太民族,所以,他的問題含有輕蔑的語調。對於第四位聖史而言,「猶太人」代表世界抗拒天主在耶穌身上的啟示。比拉多預料耶穌對他的問題提出否定的答案,但審問顯示出比拉多事實上是「一個猶太人」,即他屬於那些拒絕耶穌的人的行列。
「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付給我」(35b節)。比拉多肯定別人確實主動提出這行動。沒有提出控告。猶太人只投訴耶穌是作惡的(kakon)(30節)。比拉多不知道猶太人領袖為什麼想殺耶穌,但他理解事情比他親眼看見的更複雜。他想揭露隱藏的事情,所以問耶穌究竟發生什麼事。
36-37節: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36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37於是比拉多對他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耶穌確定自己是君王,但向比拉多保證,羅馬無須害怕他。耶穌的國(basileia,用於3:3,5,作為天主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希臘文:kosmou,源自kosmos)。天主創造世界(kosmos),但世界(kosmos)「卻不斷反抗它的創造主」(1:10,11)。它是黑暗、反抗、盲目、罪惡的領域。耶穌尋求的不是世界(kosmos)的國,而是天主的國。他引述他的臣民沒有反抗,證明他不是尋求世界(kosmos)的國。
耶穌本來可以煽動革命。他的門徒的人數不多,但許多人被他吸引。他們不滿意羅馬人統治,並期待有一個領袖來組織他們。比拉多手下有三千士兵,但當時在耶路撒冷只有數百士兵。如果耶穌想製造麻煩,他可能早已做了。事實上,在耶穌被捕時發生一件小小的暴力事件。西滿伯多祿用劍向大司祭的僕人砍去,削下了他的右耳。耶穌的回應是治癒那人的損傷,並對伯多祿說,「把劍收入鞘內!父賜給我的杯我豈能不喝嗎?」(18:10-11)。這是若望福音一再出現的主題。耶穌不是被人背叛的受害者,而是走天主所指示的道路,喝天父賜給他要喝的杯。這裡沒有受害者!天父看管,子忠誠地執行天父的旨意。
「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今日的教會好像耶穌一樣,擁有道德的權力,而少許世界(kosmos)的權力。教會常常受到誘惑,去尋求世界的權力,與世界的勢力結盟。當教會這樣做時,通常會失去道德權力,發現不可能同時堅守道德和世界的權力。在大多數地方,如果教會在歷史上曾擁有實質的世界權力,今天便會處於邊緣甚或已死。教會做得最好的時候,就是努力趕上人子;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瑪8:20),並使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瑪11:5)。正如耶穌的力量就在十字架上,因此,教會最有效的見證,就是在於服務有需要的人並作出犧牲,而不是在於政治聯繫、引人注目的產品,或偉大的建築。
「那麼,你就是君王了?」(37a節)。比拉多一聽到王國一詞,就進入高度的戒備狀態!即使耶穌已表示他的國不屬於世界,比拉多仍關心王國一詞可能反映政治實體。他的問題查究耶穌是否可能造成政治威脅──邀請耶穌再次向他保證自己不是威脅。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37節)。相比對觀福音,耶穌在若望福音裡有更多話對比拉多說;在對觀福音,他只回答說,「你說的是」(瑪27:11-14;谷15:2-5;路23:2-5)。在37節,耶穌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相似對觀福音所記載的回應),但接著詳細說明其君王身份的意義。
首先,耶穌說,「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37b節)。若望福音的序言說,「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們中間;我們見了衪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1:1,14)。37節重申這些若望主題:降生成人──光榮──真理。除了7:42(默西亞要出自達味的後裔,來自達味出生的村莊白冷)外,37節是在本福音唯一耶穌誕生的地方。本福音更關注耶穌真正的出身多於他的誕生故事。是的,他生於女人,但更偉大的事實,就是他是來自天主。
其次,耶穌說,他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37c節)。真理是若望福音的一個主要主題(1:14,17; 4:23; 5:33; 8:32,40,44; 14:6,17; 15:26; 16:7,13; 17:8,17,19; 19:35)。這不是真理與謬誤成顯明對照的抽象概念,而是我們從整部福音看到的宗教真理,與耶穌的位格緊密相連的真理(14:6)。耶穌滿溢真理(1:14)。真理使我們獲得自由(8:32)。耶穌說真理(8:45-46)。他是道路、真理、生命(14:6)。他給真理作證(18:37)。當耶穌離去時,真理之神便會來與我們在一起(16:7,13)。
「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37c節)。這重申第10章所載牧人與羊的主題;羊聽從牧人的聲音(10:4-5,16)。羊不會聽從陌生人的聲音,因為陌生人並不可靠。牠們聽從牧人的聲音,因為牧人有真理和生命的話。那些聽從耶穌的聲音的,就是他的門徒。
比拉多問:「什麼是真理?」(38節)。這一節經文沒有包括在今天的讀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