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三納(Hosanna)

「賀三納」,是阿剌美文的音譯,意謂「請你施救」,「請你開恩」,後來竟變為歡呼祝賀時的口語,如我們向人歡呼時所說的「萬歲」。這篇聖詠是所謂「默西亞的聖詠」原是屬「大讚美詩」(Magnum Hallel詠113-118篇)的一篇,在四大慶節日內用來詠讚上主仁慈的恩佑;尤其在帳棚節慶期內,民眾歌詠這篇聖詠,頌謝上主,年成豐收。帳棚節慶期內,每日早祭,百姓舉行遊行,手持棕櫚、楊柳、桃金娘等樹枝(Lulab),當肋未人起唱第118篇聖詠時,全體民眾揮動手持的樹枝;唱到第25節「賀三納」時,再繼續揮動。司祭每日應環繞全燔祭壇遊行一次;遊行時,揮動手持的樹枝,重唱第118篇聖詠第25節;在旁觀禮的民眾,亦照樣揮動手持的樹枝。到第七日,司祭應這樣環繞全燔祭壇遊行七次;為此,這一天稱為「賀三納日」或「大賀三納日」。

「賀三納」這句祈禱詞──聖詠118:25在舊約期內,猶太人吃踰越節晚餐時,應當誦念的。在新約期內卻成了歡呼稱慶的感歎詞。這由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群眾前呼後應,「賀三納」不絕於口一事上可以證明。耶穌騎驢進城的那一天,正是陽曆4月2日,離逾越節只不過有五天了。當時由耶里哥至耶路撒冷的這條路上,來京朝聖過節的人,絡繹不絕;其中自然有不少是來自加里肋亞的人,他們很希望耶穌發顯自己的威能,給他們增光,自然樂意隨同他一起進城;同時耶路撒冷的居民,知道他快要進城來過節,就準備歡迎他(若11:55-56)。

耶穌榮進耶路撒冷

騎驢進城的大石壁畫

公元30年4月2日,是安息日以後的第一天,人們可以遠行了,耶穌就準備進城;他一上道自然就有許多人跟他同去。及至見他騎在驢上,門徒兩旁護送向前進行時,他們久抑在心中的熱忱,再也不能抑制,就乘這機會發洩出來,歡呼若狂,在前的脫下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列下9:12,13)。其餘的人或伸手,或上樹砍下樹枝,撒在地上(加上13:51;加下10:7),齊聲喊說:「賀三納於達味之子!」這一片喊聲響徹了橄欖山,瀰漫了整個克德龍谷,震撼了全耶路撒冷城。城中的人聽見就出來觀望。知道是耶穌要進城來了,就前去迎接,夾道歡呼。耶穌這樣被夾在前呼後擁的人群中,簇擁著浩浩蕩蕩進入了耶路撒冷,顯然像一位奏凱的君主。的確,他是一位君王,先知早就預言了,他是一位君王。然而他所騎的,不是一匹高大的白馬,而是一匹沒有金轡彫鞍的小驢;擁護在他前後的,不是持槍荷劍的勇士,而是手握棕梠枝(若12:13),為他慈祥所吸引的善良的老百姓,和天真無邪的孩童。他之所以榮進耶路撒冷,是為受難,要以自己的死亡戰勝死亡。

瑪竇在福音裡所用的「賀三納於高天」一句看來,尚保有原意。聖史在此前又加上「賀三納於達味之子」一句,這是當時百姓稱呼「默西亞」所習用的名稱。民眾所歡呼的話的意思是說:願你,上主,施惠於達味之子。那因上主之名而來,負有神聖使命的應受讚美。居於至高天上的上主,請你施惠。新約內一共用了六次「賀三納」(瑪21:9[兩次];21:15;谷11:9,10;若12:13),六次都是表示群眾歡迎耶穌入京,興高采烈唱出的口號。聖教會為表示歡迎復活的主降來祭台,變餅酒的體質為自己的體血,就在成聖體聖血前,要在場參禮的信眾,三呼聖聖聖後,連呼「賀三納」,有比響應天上神聖,向即將由天而來的「人子」,連呼「萬歲」,朝賀稱慶。

耶穌以聖體聖事顯示自己

Published Date: 
Sunday, April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