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那時候,耶穌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手中,受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耶穌......」(瑪16:21-27)(8月30日)

聖經:瑪 16:21-27

釋經

21節:耶穌必須上耶路撒冷去

「21從那時起,耶穌就開紿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

「從那時起,耶穌就開紿。」這句話跟4:17,即瑪竇用來標誌耶穌受完試探後的轉變。當時,耶穌開始宣講:「你們悔改罷!因為天國臨近了。」現在,他開始向門徒說明:他要受苦和死亡。

伯多祿剛宣認耶穌為默西亞,耶穌也因他的信德宣認而祝福他。然而,耶穌吩咐門徒不要對任何人說,因為他們仍未明白默西亞身份的意義。他們依然以為默西亞是戰士-君王,好像達味一樣。在21節,耶穌給他們概述應對默西亞有什麼期望,而這正好是相反他們的期望。

「耶穌就開紿向門徒說明。」他將再三告訴門徒,因為他們不能掌握到他的話。直至他們看到復活的基督,這個真理才開始突破他們先前的理解。

「他必須(希臘文:dei)上耶路撒冷去。」Dei一字使人想到天主的旨意。耶穌必須上耶路撒冷,完成天主賦予的使命。他來是為拯救世界,而耶路撒冷對於他的使命是重要的。不去耶路撒冷,就是損害他要來做的一切。在較早前先知們面臨死亡的地點(瑪23:37),聖城將再次成為不神聖的城。

耶穌要「受到許多痛苦」(21節)。依53:4-6提出受苦僕人的概念,所以,對於門徒來說,這概念不應是完全陌生的──但它看來又似是這樣。他們好像發現這個理想的政治候選人突然宣佈,為達成他的目標,他必須先被刺殺。這概念不只是令人震驚,甚至是荒謬的。一個死人怎能救人?如果默西亞不能救自己,他怎能救人?如果死亡在某程度上是必要的,那麼,為什麼默西亞要接受十字架這不光彩的死亡,而不是光榮地戰死沙場?

耶穌「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苦。這三類人組成公議會,即猶太人的最高法院。這樣,不是最壞的人要殺害耶穌,而是最好的精英要殺害他。他們沒有法律權威來判處某人死刑,但會代表整個民族來決定耶穌必須死亡。他們將說服人民支持向耶穌施行死刑,也說服羅馬人執行。

「但第三天要復活。」耶穌預言自己的死亡,這是如此令人驚訝,以致好像一塊磁石,吸住了我們的一切注意力。當耶穌預言他的復活時,門徒們可能已沒有聽到。他們仍集中於「被殺」這句話。這也可以完全理解的。猶太著作很多時談及死者的最終復活,但沒有提到單一個殉道者的復活。

22節:主,千萬不可!

「22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

「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他。」伯多祿剛才如此肯定地相信耶穌是默西亞,但不能明白這戲劇性的消息。他已顧及體面,把耶穌拉到一邊來諫責,而不是公開諫責。伯多祿的諫責是友善的,但畢竟是諫責。

儘管伯多祿稱耶穌為主,但他待耶穌如一位需要幫助的主。他諫責耶穌,正如耶穌叱責風和海(8:26),和叱責魔鬼(17:18)一樣,三處地方都採用同一個希臘字(epitimao)。伯多祿以最強烈的語言來駁斥耶穌的話。剛才把主奉為天主(16:16)的門徒,現在卻違抗他。

當伯多祿諫責耶穌,他越過了作為門徒應有的界限。糾正老師是罕見的……而有些智者相信,即使在老師面前教授法律,也會遭到天譴……門徒『跟隨』(瑪8;22; 9:9-10; 10:38; 19:21)老師,按字面的意思,他們在走路時因出於尊敬而保持在老師背後。

我們不應因伯多祿未能明瞭而感到驚訝。「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格前1:23)。在十字架上的德能和智慧(格前1:24),要待伯多祿見過復活的基督後才看得到。

23節: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23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耶穌轉過來與伯多祿面對面,這聽來伯多祿一直在他後面。「撒殫,退到我後面去!」現在,耶穌要求伯多祿在精神上和在身體上退到他後面。

耶穌的說話相似他結束在曠野受試探時,給撒旦的回應:「去罷!撒殫!」其中的分別是,耶穌命令撒殫離開,卻便令伯多退到應有的位置,即在耶穌後面。這是門徒的位置──在師傅後面──跟隨師傅。當伯多祿把耶穌拉到一邊,諫責他,他就是走到耶穌前面,先發制人,企圖帶領耶穌走另一條路。站在耶穌面前,磐石頓時變成了絆腳石(希臘文:skandalon)。更糟糕的是,他變成了撒殫。撒殫就是引領我們離開上主道路的力量,這正是伯多祿所做的──企圖使耶穌偏離天主所給予的、要接受十字架的道路。

「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在這次事件中,伯多祿變成了撒殫──試探者。正如撒殫企圖說服耶穌走容易的路(把這些石頭變成餅──以壯觀的場面來表現自已──你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現在,伯多祿呼籲耶穌放棄那導向十字架的狹路,而走上那導向……的大路。但是,耶穌經已教訓我們,大路導入喪亡,但狹路則導向生命(7:13-14)。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那不是伯多祿的看法。伯多祿明白耶穌是默西亞,只不過企圖阻止他在軟弱的時刻破壞一切。伯多祿想默西亞成功。伯多祿對於使命的構想是曲解的,而他企圖把自己的構想疊加在天主的構想之上。

24-26節:誰若願意跟隨我

「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 25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 26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24節)。耶穌不再向伯多祿講話。在馬爾谷福音,他是向群眾講話。這個轉變雖是微細卻是重要的。瑪竇描述耶穌的辣彼的角色,教導門徒認識門徒職的意義,並告訴他們,十字架就在前面,不僅為他,也是為他們的。

耶穌叫門徒度受過訓練的生活。「誰若願意跟隨我」(希臘文:thelei opiso mou elthein)(24節)。這些門徒在較早前捨棄了一切,跟隨耶穌。現在,耶穌邀請他們根據新的資料而重新評估自己的抉擇。他們以為跟隨耶穌,就是邁向光榮的道路,但他現在告訴他們,這是自我棄絕和十字架的路。

「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24節)。耶穌所提到的棄絕自己並不於掌握。他首先提及棄絕自己,但這不過是開始。只是捨棄東西並不使人成為基督徒;它只會使人空虛。耶穌也期望門徒背負十字架。十字架是一個人死亡的地方。故事的結局?

這不是故事的結局!「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希臘文:psuchen),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25節)。在本福音,耶穌自起初已教導大逆轉。他在山中聖訓的首句話就是:「神貧的人是有福的。」現世的價值觀並不適用於天國。在這裡,天主賞報棄絕自己和背負十字架的人。天主的目的,不是要拒絕給我們生命,而是賜予生命。耶穌不是反對我們的性命,而是反對過份關注自己的性命。

做門徒的意義是逐漸呈現。門徒在開始跟隨耶穌時,並不完全理解做門徒的意義。現在,即使耶穌清楚指出有什麼擺在前面,他們仍未能明白。耶穌已告訴他們,有什麼展現在他們眼前,但他們仍未明白。耶穌已告訴他們,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21節)。無論如何,門徒不明瞭,而且在它發生時會感到驚訝。

背負十字架的賞報,就是生命。耶穌說生命是什麼意義?當我們首先開始背起十字架和跟隨耶穌,基督徒生命就此開始,連帶代價和賞報:

──誰願意為基督的原故而喪失生命的,不會害怕死亡。

──誰認為基督比財富更加重要的,不會受物質主義的奴役。

──誰抗拒誘惑,會發覺自己在下一次誘惑出現時更加堅強。

──誰在誘惑前仍保持完整的,可以從容面對自己。

──誰願意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犧牲自己的娛樂,將肯定自我的價值。

但是,耶穌進一步警告我們,自私的人要度不圓滿的生活。這裡也有審判──天堂與地獄──的議題。耶穌給我們描述,這些人最終只會發覺已失去所擁有的一切,又得不到所需要的一切。我們想起拉匝祿與富翁的比喻(路16:19-31)──他們各自所經驗的大逆轉──分隔他們之間的鴻溝──富翁的絕望。

27節:人子要同他的天使降來

「27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

「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27節)。在本福音裡,人子是耶穌最普通的稱號。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希臘文:ten praxin autou)。這既是警告,也是應許。為那些企圖保存生命和中飽私囊的人,這是警告。為那些願意為了耶穌的原故事喪失性命的,這便是應許。瑪25:31-46讓我們知道,天主將按照我們給有需要的人的善行來審判我們。耶穌在這兩段經文中清楚指出,我們的信德必須展現在善行之上。我們的救恩要視乎所作的善行。這概念重複在新約中出現(羅2:6;格後11:15;弟後4:14;伯前1:17;默2:23; 18:6; 20:12-23; 22:12)。

問題是:耶穌是否談及第二次來臨,抑或是其他事件。事實上,瑪竇福音可能是在耶穌復活幾十年後成書的。這意味著瑪竇知道,第二次降臨不會在耶穌升天後不久發生的。經文所提出人子的來臨,可能是指耶穌顯聖容;因為顯聖容就是緊接著16章之後(17:1-8),因此,所指的也可能是耶穌復活,或五旬節,或耶路撒冷被毀。耶穌所講的來臨,有可能不是指第二次降來;他一直拒絕訂下日子,而他也明確表示,他不知道末日在什麼時候來到(24:36)。瑪24:14也有啟發性的,因為耶穌說,天國的福音必先在全世界宣講,給萬民作證;然後結局纔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