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節(慶日)

「那時,耶穌由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裡,為受他的洗; 但若翰想要阻止他說:「我本來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卻來就我嗎?......」(瑪 3:13-17)(1月12日)

聖經:瑪 3:13-17

釋經

第3-7, 28章:背景

第3章以洗者若翰宣講悔改並在猶大曠野施洗作開始(3:1-12)。他拒絕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前來接受洗禮,因為他們不配(3:7-10),並企圖拒絕替耶穌施洗,因為耶穌是超越的(14節)。

在1-12節,洗者若翰作為卓越的先知,在耶穌面前被貶為一個附屬的人物。

接著這個有關耶穌受洗的敘述,就是他在曠野中受誘惑(4:1-11),他開始傳教生活,以及召叫首批門徒(4:12-25)。那麼,他的受洗是準備那接著發生的事──「不是防止衝突,而是準備面對它和控制它。

在本福音裡,耶穌的職務由他的受洗作開始,並由他委託門徒給萬民授洗作結束(28:19)。瑪竇在構思他的福音時,揭露洗禮對他和初期教會的重要性。

13-17節:耶穌受洗

瑪竇採用馬爾谷福音作為其中一個來源,亦加添其他來源的資料。瑪竇給馬爾谷有關耶穌受洗的簡述加添兩項重要的材料:

──首先,他指出,「耶穌由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裡,為受他的洗」(13節),清楚顯示耶穌是主動的。

──其次,「若翰想要阻止他」,但耶穌堅持受洗「以完成全義」(14-15節)。

若翰不是首個施洗的人。猶太人為改信他們的信仰的人施洗,但不為其他猶太人施洗。「沒有猶太人想到天主選民中的一份子,又是亞巴郎後裔,確有天主救恩的,是需要接受洗禮的。

13-15節:以完成全義

「13那時,耶穌由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裡,為受他的洗; 14但若翰想要阻止他說:「我本來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卻來就我嗎?」15耶穌回答他說:「你暫且容許吧!因為我們應當這樣,以完成全義。」於是若翰就容許了他。」

「那時,耶穌由加里肋亞來到約但河若翰那裡,為受他的洗」(13節)。瑪竇沒有給我們敘述若翰在授予悔改的洗禮之前的事蹟,但路加敘述了天使向若翰的父親匝加利亞預報若翰誕生(路1:5-24),平行於向瑪利亞預預報救主降生(路1:26-38)。他告訴我們,懷了孕的瑪利亞探訪她的親戚(路1:36),即懷了孕的依撒伯爾(路1:39-45)。他也告訴我們依撒伯爾充滿聖神,稱呼年紀和輩份比她少的瑪利亞為「吾主的母親」,並承認「你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路1:43-44)。因此,我們知道,依撒伯爾和若翰從起初已知道耶穌在天主前享有特別的地位。儘管聖經沒有敘述耶穌和若翰的童年,但我們可以假定在耶穌前來受若翰的洗禮以前,他們已熟悉的。

在瑪竇成書的時候,若翰的門徒仍出現,而且有時與耶穌的門徒發生衝突。瑪竇早已表明耶穌比若翰更偉大。我們發現四部福音都強調這一點(谷1:7;路3:16;若1:6-9,15,19)。

「但若翰想要阻止他」(14節)。為什麼以聖神和火施洗的那一位屈服於僅以水施洗的那一位?事情不應是倒過來的嗎?。

我們好像若翰一樣,對於耶穌親自來受洗感到驚訝。若翰宣告悔改的洗禮(3:2),而那些受洗的人承認自己的罪過(3:6)。耶穌無需悔改,也沒有罪要承認。

「你暫且容許吧!因為我們應當這樣,以完成全義」(15節)。這些是耶穌在本福音首次講的話,顯示出它們的重要性。

義德是本福音的主題: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5:6)。

──「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賽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5:20)。

──「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6:33)。

──「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21:32)。

「我們應當這樣」(15節)。要注意「我們」一詞。這是對的,不但是耶穌完成全義,若翰也完成全義。在耶穌受洗時,兩人都承行天主旨意。

耶穌所講的「以完成全義」有什麼意義?在本福音,義德是承行天主旨意。儘管這需要遵守梅瑟法律,但耶穌在山中聖訓中清楚指出,真正的義德不但是死守法律。它要求超越法律的文字而遵守法律背後的精神(5:21-48)。

在本福音,耶穌經常談到「法律和先知」(5:17; 7:12; 11:13; 22:40)和大體上談及先知(5:12; 13:17,57; 23:29-37; 26:56)。先知的角色是幫助人從法律的文字走向法律背景的精神,從而達致真正的義德。

耶穌藉著忠信地遵守他在天主救恩計劃中的角色而完成全義:

──該計劃的最初階段是要求耶穌空虛自己,降生成人,與人相似(參閱斐2:7)。

──這階段要求耶穌接受一個為罪人悔改的洗禮。這樣的洗禮會不適合耶穌,除非耶穌在受洗時與他要求拯救的罪人等同。

──天主計劃的最後部份將包括耶穌「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

──但在這時候,即耶穌開始其公開傳教生活的時候,計劃要求耶穌接受若翰的洗禮,好使他會領受聖神的傅油和天主自高天的說話,宣告耶穌是祂唯一的子。由於耶穌比若翰優越,這要求謙抑自下,正如他在降生成人和在十字架上謙抑自下。

「於是若翰就容許了他」(15節)。正如14節指出,若翰對於這個角色逆轉感到不安,但他的「以完成成義」的這份,就是服從耶穌,而他也做了。在本福音,耶穌的話具有能力。他召叫若翰給他施洗,而若翰也做了。他命令魔鬼離開,而魔鬼也離開(4:10-11)。他召叫漁夫跟隨他,而他們也照樣做了(4:19-22)。

「耶穌受洗是他傳教生活的第一個行動,是他要來完成的救贖計劃的第一步。他沒有罪過,但處身那些沒有義德的人當中。他沒有罪過,但接受一個為罪人的洗禮。在這行動中,世界的救主處身世界的罪人當中。

16-17節:這是我的愛子

「16耶穌受洗後,立時從水裡上來,忽然天為他開了。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上面; 17又有聲音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耶穌受洗後」(16節)。瑪竇沒有描述洗禮本身,甚至隨後的末世標記(天開和聖神降下)。

「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上面」(16節)。在福音的大逆轉中,耶穌下到水裡(16節暗示這個行動:他從水裡上來),而聖神降下(下來)到他上面。耶穌開始生活時,使自己空虛,取了人的形體(斐2:7)。現在聖神降下,與耶穌在他現世的家裡相遇。

在耶穌受洗後,立即受誘惑(3:13-17),魔鬼將引耶穌到聖殿頂和高山上,將以榮華富貴來試探他。然而,儘管魔鬼的行徑是驕傲地事奉自己,但天主的行徑卻是謙虛地服事他人。天主的道路並不簡單。在本福音,耶穌將召叫我們從那導向生命的窄門和狹路走,並警告我們,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7:13-14)。他將告訴我們,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19:30)。

有好幾段經文談及聖神降下到天主所揀選的僕人身上,給他傅油或裝備他的召叫(參閱依11:2; 42:1; 61:1)。因此,當聖神降下,來到耶穌上面,我們便知道他是準備開始他的默西亞職務。

四部福音都敘述聖神降下,賦予耶穌權能來開始他的傳教生活。諾厄的故事(創8:8-12)確立了鴿子是和平的象徵,是平安而不是權力的象徵。然而,耶穌將藉著這位溫柔的聖神的能力而攻擊魔鬼的勢力。

在傳統的地中海文化裡,社會是強調名譽與羞恥……耶穌放棄他合法的榮譽來包含別人的羞恥。耶穌受洗的謙虛是預嚐要來的大奧妙──即天主子將受苦,並死在十字架上,為完成人類的救恩。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7節)。這些話源自詠2:7(「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和依42:1(「請看我扶持的僕人,我心靈喜愛的……」)。這些話證實耶穌的位格和以他的受洗作開始的傳教生活。

馬爾谷導報這聲音是對耶穌說,「你是我的愛子。」瑪竇的「這是我的愛子」使人想起一個公開的宣告,若翰和也許其他人都聽到的。這聲音清楚顯示耶穌是許應的那一位。達味之子(1:23; 2:15)也是天主子。

在耶穌顯聖容,即對觀福音唯一的另一個場合,是天主直接對人講話。天主以類似的話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17:5)。類似的證明在耶穌誕生時出現,即天使對牧人說:「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路2:11)。

正如門徒以聖三之名授洗(28:19),同樣,父、子和聖神也一起出現在耶穌的受洗……正如基督徒在聖洗中被宣稱為天主的子女,耶穌在受洗時也被宣稱為天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