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慶日)・聖誕八日慶期內主日

「賢士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托夢,顯現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直到我再通知你......」(瑪2:13-15,19-23)(12月29日)

聖經:瑪 2:13-15,19-23

釋經

瑪竇:應驗的預言

瑪竇福音是新約的首本經書,充當舊約與新約之間的橋樑。瑪竇是猶太人,也為猶太讀者著書。他很關注預言的實現,因為他期望藉此來說服猶太讀者。他的福音曾經提到預言的應驗達十六次之多(1:22;2:5,15,17,23; 3:3; 4:14; 8:17; 12:17; 13:14,35; 21:4; 24:15; 26:54,56; 27:9),超過其他三部福音合共的次數的兩倍。

瑪竇尋找應驗的預言。他所提及的經文原本並不是默西亞預言的。在某情況下(2:23),他所提及的經文並不見於希伯來文經典。

13-23節:概述

瑪竇福音包括一些耶穌與梅瑟之間相似之處,賦予我們一個感覺,就是耶穌是另一個梅瑟。本福音課包括若干相似之處:

──黑落德殺害男嬰,相似法郎殘殺男嬰(出1:15-22)。

──耶穌為躲避黑落德而逃往埃及,相似梅瑟藏身蘆葦草中為躲避法郎,因為法郎計劃殺害猶太人的男嬰,以減少猶太人的勢力,以及被猶太人佔據的危險(出1-2:10)。這也相似梅瑟逃往米德揚,以躲避因殺了人而面對逮捕(出2:11-22)。

──耶穌回到以色列,相似梅瑟在嬰孩時被提昇到王官(2:1-10)以及他在法郎死後返回埃及(出3-4章)。

──「……因為那些謀殺孩子性命的人死了」(瑪2:20)與「起身回埃及去!因為那些想殺害你的人都死了」(出4:19)平行。

然而,在新約的敘述中有一個重要的轉折。當法郎拒絕讓以民離開時,天主殺了埃及人的長子。然後,梅瑟率領以民經過紅海,殺掉了埃及軍隊。但是,瑪竇福音的故事是十分不同的。天主沒有殺掉黑落德或他的士兵(儘管19節記述黑落德是死於普通的原因)。黑落德反而殺害嬰孩,而其他人將在幾年後殺害耶穌。

本章福音所引述的地方是重要的。耶穌在達味之城白冷誕生。他前往埃及的旅程就好像雅各伯的家庭,為逃避飢餓而前往埃及。有學者稱,耶穌被一種對正義的飢餓所驅動而往埃及。

本章所記載的事件顯示出耶穌在納匝肋,而不是在白冷長大。他在加里肋亞成長的時候,將與外邦人平等交往,這正適合於一部以向「萬民」(28:19)傳教為結論的福音。

「當黑落德企圖殺害嬰孩君王時,我們首次在敘述遇上邪惡。從瑪竇的角度來看,邪惡繼續與天主的目的──在基督內實現天國──對立。這種抗拒在十字架的敘述達致高峰,而在某程度上,我們的經文是預嘗。同時,我們的經文非常清楚地表明,天主的引導保護著聖嬰。天主仁慈的目的不可受到阻礙。

13-15節:起來,逃往埃及去

「13他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衪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14若瑟便起來,星夜帶口嬰孩姓衪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15留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失兒子。」

「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14節)。若瑟帶同瑪利亞和耶穌逃往埃及,留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以色列民在生活遇到艱難而在埃及尋求庇護,這舉並非不尋常的,而在埃及也有很多猶太居民。若瑟和他的家人不會感到孤立的。

正如上文所指,這個旅程與梅瑟的童年故事相和應。它亦與聖祖若瑟前往埃及,為以色列國的誕生和出谷(創37-50章)奠下基礎的故事相和應。第一個若瑟是做夢者也是解夢者。天主也在夢中向這位新若瑟顯現(1:20; 2:13,19)。

被迫流亡的生活是艱辛的,尤其是對窮人而言。若瑟和家人在「星夜」離開,大概是天使顯現的同一晚上。當天使顯現時,他們已離了家,而且不可能回家來處理事務或收拾若瑟的工具。同時,他們沿途要支持食宿的費用。賢士獻給嬰孩耶穌的黃金、乳香和沒藥(2:1-12)可能是天主給予這次旅程的眷顧。這些禮物都是珍貴的,也是輕便皂。若瑟在安頓下來之前,可在途上變賣這些禮物。

若瑟是堅定服從的模範。儘管他的處境變得不尋常,若瑟依然服從,毫無怨言。他緘默不語。我們對他的認識很少,但他即時的服從對天主的計劃是至關重要的。除了旅程的下一步之外,他什麼也不知道,但他採取那一步。同樣,我們的服從對於天主的計劃也是重要的。我們比若瑟好不了多少,同樣未能完全看到天主為我們生命的計劃,但我們可以肯定,我們的忠信也會導向偉大的事情。我們不會時常意識到這些事情。有時,我們在一處播下的種籽,會在另一處地方開花結果,而我們是看不到的。無論如何,天主總是祝福我們的忠信。

留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失兒子』」(15節)。這節經文是歐11:1。原文是:「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他為我的兒子。」這不是預言,而是注釋天主把以色列民從埃及的奴役中解放出來。「我們將一次又一次的看到瑪竇用同樣的方式引用舊約。他盡量引用舊約,當作預言的應驗,只要字句能夠符合在耶穌身上就加以採用。無疑地,瑪竇完全贊同在第一個例子中,歐瑟亞的陳述具有這意義,但他堅持經文具有第二個參照:它既回顧也前瞻。

16-18節:黑落德將所有嬰兒殺死

「16那時,黑落德見了自己受了士們的愚弄,就大發忿怒,依照他由賢士們所探得的時期,差人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17於是應驗了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話:18「在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辣黑爾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

「黑落德……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16節)。除了瑪竇的敘述外,其他福音沒有記錄這事件,但這故事是完全符合黑落德殺人的方法。他殺害所有他認為是敵人的人,包括他的三個兒子。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是屠殺嬰兒的敘述。白冷不是一個大城市,所以,兩歲以下的男嬰的人數是很少的──或許是二十個(雖然初期教會誇大這個估計的數字)。在專制的時代和地方,除了那些直接受影響的人外,這事件可能遭人遺忘。

我們值得注意,天主沒有阻止這屠殺事件。天主讓我們自由地行善或行惡。

「在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辣黑爾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18節)。瑪竇引述耶31:15,描述雅各伯的妻子辣黑爾因人民被俘虜而感到的憂傷。當然,辣黑爾逝世,並稱說葬在辣瑪──或許在白冷──在巴比倫的途上。即使在墳墓裡,她也為其子女被奴役的命運痛哭。同樣,耶肋米亞的這節經文與白冷的嬰孩遭屠殺無關。瑪竇大概再次承認原文的意圖跟被殺嬰孩無關,但認為這節經文既是回顧也是前瞻。

在第15節,瑪竇說,「這就(hina──為了)應驗了」,使人想起天主參與預言的應驗。在17節,他說,「於是應驗了」,使人想起天主不是在應驗的背後。

辣黑爾拒絕接受安慰。任何失去孩子的母親都可以明白辣黑爾這份無法安慰的悲傷。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充軍的事實,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殺害白冷的嬰孩的事實。因此,悲傷依舊存留。然而,我們應指出,耶肋米亞的預言接著是帶有希望的調子(耶31:17)以及新盟約的訂立(耶31:31-34)。

19-21節:黑落德死後

「19黑落德死後,看,上主的天使在埃及托夢顯於若瑟說:20「起來,帶著孩子和衪的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那些謀殺孩子性命的人死了。」21他便起來,帶著孩子和衪的母親,進了以色列地域;」

大黑落德在公元前4年去世。那個日子有助我們大約估計耶穌出生的年份,應該是早二至三年,即公元前7-6年。

「那些謀殺孩子性命的人」(20節)。「這個複數使人想起『司祭和民間的經師』(2:4),以及或許甚至『全耶路撒冷』(2:3)有份同謀。這表達方式指向受難故事和耶穌在那些的敵人(參閱26:3)」。

沈默了一段時間的天使,再次推動天主的計劃。正如上文指出,天使的說話與天主召叫梅瑟(出4:19)相和應。若瑟再一次無怨無尤地服從。

22-23節:他將稱為納匝肋人

「22但是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裡去;夢中得到了啟示後,便退避到加里肋亞境內,23去住在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中,如此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他將稱為納匝肋人。」

大黑落德去世的時候,他的王國由他的兒子瓜分。阿爾赫勞成為猶大的分封候(比君王較低的稱銜)。他極端的殘暴引起很多問題,以致羅馬人於公元6年罷免他。後來,除了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所統治的地區外,猶大全境由羅馬總督管治。若瑟知道阿爾赫勞的聲譽而感到害怕。他再次在夢中得到指示,也再次服從了。阿爾赫勞的兄弟黑落德安提帕統治加里肋亞,他是一個較為開明的統治者。

「他將稱為納匝肋人」(23節)。若瑟和他的家人在納匝肋安頓下來。瑪竇把這事歸因於預言的應驗:「他將稱為納匝肋人。」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在舊約中,從沒有出現過納匝肋或納匝肋人。這可能是雙關語。納匝肋的讀音很相似舊約中「納齊爾人」(nazarite)和neser等字。「納齊爾人」是聖潔的人(戶6章),而耶穌也確實是聖潔的。Neser見於依11:1,有關默西亞的經文:「由葉瑟的樹幹將生出一個嫩枝,由它的根上將發出一個幼芽(neser)。」耶穌顯然是那生於這些根的幼芽。

學者指出:(1) 人們從他們的城鎮取得身份,而 (2) 納匝肋那麼不出名,所以連若瑟夫所列出的城鎮名單也沒有提及。因此,「『他將稱為納匝肋人』……可能至少解作:「他將被視為小人物。」這是偉大的天主的方法,正是與小人物合作,好能按照保祿的話,使大人物成為一無所有(參閱格前1;戶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