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法翁(Capernaum)

葛法翁城意謂「納鴻之村」。是加里肋亞省的一座城,位於加里肋亞湖邊,斐理伯及黑落德安提帕二分封候區的邊界上,而且是商業交通重鎮,因此在該城設有稅關(瑪9:9),並駐有羅馬軍隊,為監視稅務,由百夫長主管。耶穌傳教時的那位百夫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曾為猶太人在此城修建了一座會堂(瑪8:5-13; 路7:1-10)。葛城為西滿伯多祿及其兄弟安德肋的故鄉,也是耶穌在他的傳教生活時期,往來最多的一座城,是以有「自己的城」的說法(瑪9:1)。在此城的會堂中,耶穌多次講道教訓人(路4:31; 瑪17:24),顯過許多的聖蹟(路4:23),治好癱子(谷2:1),治好王臣之子(若4:46-53),平息風浪(若6:17-21),預許聖體聖事(若6章)。但是,葛法翁城的人只顧現世的享受,對耶穌的教訓漠不關心,對耶穌所顯的聖蹟也是視若無睹,以致受到耶穌嚴厲的責斥(瑪11:23)。

至於葛法翁確實在什麼地方,只憑聖經上的這幾點指示無法決定,必需有賴於考古學者們的考證,來加以證實。按天主教的傳統意見(朝聖者的記錄),自第四世紀至中古世紀的一致主張,以它就是現在的鴻廢墟(Tell Hum),在約但河流入加里肋亞湖入口處西部四、五公里處,猶太人們的傳統亦與上述吻合。這座廢墟有一公里長,三百餘公尺寬,是古葛法翁的遺跡。此城毀於公元第七世紀。1894年保管聖地的方濟會會士將這一片廢墟買下,經過數次的挖掘考察之後,得到了不少有關此古城的認識。並於1926年將倒塌的會堂之大部份,重新立起,供人憑吊,可以略知它原來的偉大壯觀。但按學者們的意見,這座會堂乃建於公元一、二世紀。故此並不是耶穌曾在該處講過道理的那座古老會堂,但新會堂之建造無疑利用了古會堂的磚石。對於這座猶太古會堂,考古學者們有十分清楚的描述。在這一片廢墟的入口處,建有方濟會院。廢墟之南數十公尺之遙,即是湖水澄清,美麗宜人的加利肋亞湖。

加里肋亞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像一個倒轉的結他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淡水湖

 

加里肋亞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像一個倒轉的結他,周長53公里,長約21公里,寬約13公里;總面積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公尺,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於其南側的死海)。加里肋亞湖有地下泉水補給,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約旦河,該河從北向南流過該湖。該湖位於約旦大裂谷的深處,這個大裂谷正是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的分界線。因此該地區頻繁發生地震,在過去,火山的活動也很活躍,這由加里肋亞湖地區的地質構造擁有豐富的玄武岩和其他火成岩可以證明。由於這個湖泊位於地勢低窪的裂谷中,群山環抱,經常突然發生強烈的風暴,在新約中就記載了關於耶穌平靜風暴的故事。確實,這個湖泊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它不斷的變化。在新約時代,這裡的魚群眾多,在今天,餐廳裡仍非常流行「伯多祿魚」。

葛法翁的基督徒團體特別敬重西滿伯多祿的家,這個家很快地就變成「耶穌跟隨者的家」,亦即一座「家庭教會」(Domus-Ecclesia)。事實上,這座重新被發現的伯多祿的家是基督徒世界中「家庭教會」的第一個例子,這個選擇的特殊理由可以在福音中發現。耶穌自己選擇這個家庭作為他在葛法翁的家,基於同樣的理由葛法翁也成為「耶穌的城」,伯多祿的家可以正確地被稱為「耶穌的家」。如果我們注意到福音的敘述通常都十分精簡,便立刻由於和伯多祿的家有關的敘述如此眾多而感到印象深刻(谷1:29-34;瑪8:14-17;路4:38-41)。

「西滿伯多祿的家」座落於加里肋亞湖旁邊,位於「會堂」的南方,距離會堂僅僅約30公尺。這是一座相當大的房子,包含幾間有屋頂的房間,環繞著寬廣的庭院,這是葛法翁住宅區中私人房舍的標準型態。福音敘述的房子由伯多祿、他的兄弟安德以及伯多祿的岳母三個家庭一起居住。1991年在伯多祿之家上面蓋建了一座八角形紀念教堂,以保護下面的遺跡,同時讓朝聖者恢復中止了許多世紀在這裡舉行禮儀的傳統。

 

「在葛法翁,宗徒之長的家被建成了一座教堂,居所的牆壁仍保持原狀,一直至今。主耶穌曾在這裡治好一個癱子。附近還有一座猶太會堂,主曾在那裡治好一個附魔的人。會堂是用方塊石建成,門前有許多石階。」在這段十二世紀本篤會士伯多祿 (Peter Diaconus)的文字中,保存了信友對葛法翁的基本紀念,主要在於伯多祿之家及猶太會堂這兩個聖地:這段話當中,部分資料是引述自西班牙女朝聖者埃革利亞(Egeria四世紀)的記載。意大利皮亞琴察(Piacenza)不知名的朝聖者(約570年)也提到:「聖伯多祿之家現在已成了一座大教堂。」自中世紀起,朝聖者由於難以到來參拜聖地,不久便沒有人再記得葛法翁的地理位置。該地點後來的阿拉伯名字塔耳鴻(Talhum),只隱約保留了一點古希伯來名稱「刻法爾納鴻」(Kefar Nahum 意即納鴻村)的字音。

1866年英國人威爾遜(C.W. Wilson)率先在那裡發掘到部分會堂遺跡。1894年,聖地方濟會購得該廢墟,先後由兩位德國考古學家科爾和瓦辛格(H. Khol & C. Watzinger 1905年),及方濟會士欣特科撒修士(W. H. keuser 1906-1915年)和奧法利神父(G. Orfali 1921年)進行考古發掘。部分重建起來的華麗猶太會堂,有學者認為是屬一世紀耶穌時代,亦有人主張是屬較後的二至三世紀。在雄偉的會堂的石鋪地板下面進行的探掘,確定了這會堂建成的年代應是五世紀,但同時更發現在這(白色石灰岩建成的)會堂下面,還有一座原來建於一世紀(黑色玄武岩建成)的會堂。在會堂和教堂週圍,還發掘出許多波斯時期(公元前五世紀)的古代建築物,有些更是來自銅器時代(公元前三千至二千年)。離會堂不遠發現了一座八角形教堂,內有拜占庭時代馬賽克地板(五至六世紀)。1968至1992年間,方濟會考古學家郭爾寶神父和羅斐達神父(Virgilio Corbo & Stanislao Loffreda)再進行詳盡的發掘和修復工作。

 

 

拜占庭教堂所覆蓋的範圍(神聖圍屋-家庭教堂insula sacra-domus ecclesia),包括一個受人特別尊敬的房間,從牆上留下的粗刻和圖畫推測,四世紀時被人改作舉行禮儀及讓朝聖者參拜用。那神聖房間屬一世紀民居的一部分,自一世紀末已被當地猶太裔基督徒作宗教用途。古老傳統認定為多祿之家的原來民居部分,可清楚分辨出北邊的天井(內設有煮食的爐灶)、從外面登上屋頂用的石階、通往屋內小房間的門口等;還有一道從圍屋通往街道的大門。

除耶路撒冷外,沒有任何城鎮像葛法翁一樣,在福音中受到這樣關注。它被稱為「耶穌的城」,耶穌在那裡召選了伯多祿和幾個宗徒,在那裡行了不少奇跡,又在該處的會堂宣講了生命之糧的道理。1991年在伯多祿之家上面蓋建了紀念教堂(建築師I. Avetta),以保護下面的遺跡,同時讓朝聖者恢復中止了許多世紀在這裡舉行禮儀的傳統。

1991年在伯多祿之家上面重新蓋建的八角形紀念教堂及一世紀的會堂遺址

 

 

 

現代新建的伯多祿之家及八角形教堂內部

玻璃罩下是原有伯多祿之家及八角形教堂遺蹟

 

Published Date: 
Sunday, September 2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