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Salt)

巴力斯坦在全世界最特殊的一點,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是它的大鹽湖,在聖經上名之謂「鹽海」(創19:26; 蘇3:16),因為它的水分竟含有四分之一強的鹽,因而全無生物,故通常稱之謂「死海」。基於這種大量產鹽的事實,自古以來聖地的居民便知道利用它來作調味劑,沒有加鹽的食品,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約6:6)。它同水、火及鐵是人生不能缺少的基本生活要素(德39:26)。鹽能保存食水不壞(列下2:20,21),能用來作擦摩剛剛出世嬰兒身體的振奮劑(見創16:4)。在將來默西亞的美麗遠景時代,牲畜要吃拌上鹽的飼料(依30:24)。事實上巴力斯坦早已有這種用法且沿用至今,目的是防止家畜生病。

食鹽在訂立盟約上也有重大的意義,至今阿剌伯人仍有俗語謂:「願在你我之間有食鹽存在」,即謂:「願我們建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是以上主與以民訂的盟約亦稱為「永久不變的鹽約」(戶18:19; 編下13:5; 厄上4:14)。鹽有防止食物腐朽的功能,故此古代民族多以鹽來象徵永久性,不變性。也正因此在一切獻於上主的祭品中,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在你的一切祭品上,都應加上鹽來奉獻」(肋2:13; 則43:24; 厄上6:9),甚至於在奉獻與上主的香料中,也應加上食鹽(見出30:35)。

「願在你我之間有食鹽存在」即「願我們建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故上主與以民訂的盟約亦稱為「永久不變的鹽約」(編下13:5)

「在你的一切祭品上,都應加上鹽來奉獻」,甚至於奉獻與上主的香料中,也應加上食鹽(肋2:13;見出30:35)

 

但是,聖經在表揚食鹽之「功德」之餘,也知道它「缺德」的作用。農田土地經過鹽水的澆灌,水份蒸發之後,田地便成了荒蕪的廢田,是報復敵人的手段之一,就是將鹽水澆在敵人的土地上,使其成為鹹田(申29:23; 民9:45; 匝2:9; 詠107:34)。

在新約,既然猶太人對食鹽的功效和價值有如此清楚的認識,也就無怪乎耶穌稱自己的門徒是「地上的鹽,世間的光」(瑪5:13-16),意謂他們為人生社會的導師是不可或缺的,猶如食鹽及光明對人生是絕對重要的。馬爾谷亦清楚地在強調一切基督徒都應受火的淨鍊,及以食鹽來醃存(谷9:49,50)。路加對鹽亦有同樣的觀念(路14:34,35; 瑪5:13-16)。聖保祿勸勉教友與人往來要和睦相處,作事要明智,言談要溫和,有如調上了智慧的鹽,使人聽起來津津有味,而獲得神益(哥4:6)。後代的聖師們也將法律與食鹽相比,等量齊觀。

上主使硫磺和火降於索多瑪和哈摩辣...羅特的妻子因回頭觀看,立即變為「鹽柱」

「鹽海」因為它的水分竟含有四分之一強的鹽,因而全無生物,故通常稱之謂「死海」

 

Published Date: 
Thursday, February 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