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祿死後的數十年,有關他一生傳奇的事蹟仍不斷地流傳。偽經「保祿大事錄」被用作填補部份空白了的保祿歷史,甚至把保祿描寫成為一個傳奇人物,例如說他經常行奇蹟、為會說話的獅子付洗、死後回來與尼祿對質等。而「宗徒大事錄」中的保祿則遠遠不及「保祿大事錄」中所描寫得那樣神化。聖史路加非常敬重保祿,亦很小心地描述他,更特別重視他遺留下來的宣講和傳教旅程。至於保祿的第三個形象則可以在宗徒自己的書信中找到。在書信中保祿承認他的軟弱,質疑自己作為宣講者的能力,甚至經歷到“在他身上給的一根刺”。他時常擔心他深愛的教會的爭拗和不足。然而,書信中的保祿極可能就是真實的保祿!
歷史學家相信保祿約於公元10年在小亞細亞塔爾索城出生。因此,保祿是僑居外地 (在聖地以外)的猶太人。塔爾索是鄰近地中海的一個內河港城市,是商業貿易樞紐,也是希臘和閃族文化的交流中心。在這裡保祿以希臘語為母語,並接觸了希臘哲學和文化;但在這裡他那猶太人的傳統卻被質疑和奚落。歷史中沒有記載保祿的家族為何會移居到塔爾索。聖熱羅尼莫(St.Jerome)推測是因為羅馬人佔領巴勒斯坦地區期間強迫猶太人離開聖地。無論如何保祿在這個大都會的環境中成長,為他成為一位外邦人的宗徒而奠下根基。保祿的內心明顯地有著?烈的鬥爭,根深蒂固的猶太傳統與周遭的希臘文化不斷地對抗著。或許這兩極的矛盾解釋了他剛柔並重的性格:保祿是一個既柔和又嚴厲的人,他寬大包容,也有倔強執?的一面,他曾迫害基督徒,卻最終成為基督的宗徒。
保祿雖在希臘城市塔爾索出生,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猶太人。透過家庭教育和會堂的講道學習猶太信仰,祖先的信仰自幼已在保祿的心中萌芽。青年時代保祿赴耶路撒冷接受宗教培育,成為法利塞黨人。法利塞人嚴格遵守猶太教的各種神聖法則,當保祿見到追隨耶穌的猶太人忽略了梅瑟法律和行割捐禮等禮儀時,他必然非常痛心,遂譴責耶穌的宣講褻瀆猶太教律。法利塞人保祿堅信要消滅罪惡,就務必要恪守祖先傳統的法律。故充滿熱忱的保祿在情急之下決意要挑戰和迫使耶穌的追隨者回歸正道。與基督邂逅後,保祿宗徒受到感化,他悟出真理來,要洗除罪惡是不能單憑遵循律法就能成事,只有藉耶穌基督的慈愛和恩賜,活於天主,才能對抗罪惡。
在偽經《保祿大事錄》(Acts of Paul)的附錄中,記載了以下一則不可思議的傳說 :話說保祿宗徒在路中遇上一隻獅子,獅子就俯伏在他腳下。保祿問牠要甚麼,牠回答說:「請給我付洗。」 保祿見獅子開口說話,遂光榮天主。他引領獅子到鄰近的河流,以耶穌的名把牠按入水中三次。當獅子從水中出來, 把水抖去後便向保祿說:「願主的恩寵與你同在。」保祿回應說:「也與你同在。」獅子說完便歡天喜地奔向野外。更奇怪的是, 當那獅子正在漫步時遇上一隻母獅,牠不竟願意認識那母獅,因為牠已經領洗。
保祿是否已婚?我們只能作些推測。如果保祿在歸化前已有妻子,在他歸化後卻似乎沒有了。或許他未曾結婚、或已離婚,又可能是鰥夫。保祿在格前7章7節談論到︰「我本來願意眾人都如同我一樣 ...」,他似乎在推崇獨身生活。保祿承認不是人人都有上主而來的這份恩寵。隨後在第17節,保祿又說:「天主怎樣召選了各人,各人就該怎樣生活下去。」另一方面,第二世紀基督徒馬西翁(Marcion)認為保祿在格前7章7節所描述的不僅表示他是獨身的,他還指示已婚信徒必須過獨身的生活。馬西翁和他的追隨者後因為扭曲了保祿的福音釋義而被稱為異端。
路加的《宗徒大事祿》並沒有講及保祿在羅馬殉道之事。有學者認為路加特意不提以避免羅馬官長的指控。他們指路加曾在《宗徒大事祿》28章18節暗示保祿已被處決:「他們審問了我,在我身上沒有找到該死的罪案,就想釋放我。」偽經《保祿大事錄》(Acts
除了耶穌基督外,相信保祿就是基督宗教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了。保祿是路加《宗徒大事錄》中的主角。第二世紀主教聖玻里加(St. Polycarp)及其門徒聖依勒內(St. Irenaeus)用保祿作宣講基督徒德行的教材。保祿的影響力一直持續至今;學者曾論及:「從歷史角度看,保祿對基督宗教的影響是空前絕後的。」、「保祿是世上影響力最深遠的人物之一」、「保祿永遠是令人讚嘆的,他塑造了西方世界」。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讚賞保祿: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就曾批評保祿對基督的靈魂設限;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稱他為「第一個基督教理的訛誤者」;尼采(Friedrich Nietzche)給保祿扣上了「兇訊傳報者」的帽子。對保祿褒貶不一的評價,反映了他內裡,以及他所宣講的福音之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