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聖高爾乃略及聖西彼廉主教(殉道)(紀念)・常年期第二十四周・星期三

「耶穌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路7:31-35)(9月16日)

教宗聖高爾乃略及聖西彼廉主教(殉道)(紀念)

聖高爾乃略於公元251年,任羅馬教會主教,竭力攻斥諾威森異端,並得聖西彼廉協助,一起堅持:背教者必要嚴格履行長期補贖後,才得重新被教會接納;此舉加強了教宗的領導權威。後被皇帝加祿放逐,於253年9月14日去世。他的遺體被移葬於羅馬加利斯都地窟中。

西彼廉於公元210年左右,在迦太基的外教家庭出生。他曾任律師;約於246年,回頭歸正,成為著名的聖經學者,不久後晉鐸;於248年任迦太基主教。他在教會多災多難之秋,以聖德、事工和著作,捍衛信仰,為主作證,振興教會紀律,成為當時非洲教會的領袖。他是基督徒拉丁作家的先驅。在華肋良皇帝迫害教會時,他於258年被捕,被迫祭神,但聖人堅拒,終被判充軍;於258年9月14日被斬首,為主殉道。

聖高爾乃略與聖西彼廉的殉道時間,相差五年,但因同月同日,況且他們彼此團結,故教會在同一天紀念他們,而他們的名字,也同列於羅馬感恩經裡。

聖經也將兒童視為屬靈上未成長的象徵。「凡吃奶的,因為還是個嬰孩,還不能瞭解正義的道理」(希5:13)。保祿說:「當我是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看事像孩子,思想像孩子;幾時我一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格前13:11)。孩子因為心智未成熟,因此容易受騙,故此保祿告訴厄弗所的弟兄們:「不要做小孩子,為各種教義之風所飄盪,所捲去,而中了人的陰謀,陷於引入荒謬的詭計」(弗4:14)。

最後,聖經將兒童看為代表自私和反叛的罪行。耶穌將當時的人比作自我中心、被寵壞、和固執的兒童(路7:32-34)。耶穌要我們對聖言在某意義上好像小孩一樣,但不幼稚。他要我們靈性方面要成熟,不偏私,完全知道依靠耶穌。讓我們以正確的方式成為小孩,但要為其他幼稚行為悔改(格前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