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第四主日

「那時候,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為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若10:11-18)(4月22日)

聖經:若 10:11-18

釋經

11-13節:我是善牧

「11我是(希臘文:ego eimi)善(希臘文:kalos)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2傭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13因為他是傭工,對羊漠不關心。」

「我是(ego eimi)善牧」(11a節)。Ego eimi在若望福音佔有重要的位置,包括「我就是」言論:

──「我就是生命的食糧」(4:26)
──「我是生命的食糧」(6:35,48)
──「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6:51)
──「我是世界的光」(8:12; 9:5)
──「在亞巴郎出現以前我就有」(8:58)
──「我是羊的門」(10:7)
──「我就是門」(10:9)
──「我是善牧」(10:11)
──「我是復活和生命」(11:25)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
──「我是真葡萄樹」(15:1)

Ego eimi可以被了解為代號的語言,可追溯至很多個世紀以前,梅瑟與天主相遇。那時候,梅瑟問天主的名字,天主回答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出3:14)。在那節經文中,「自有者」即七十賢士譯本(舊約希臘文譯本)中的ego eimi。此外,在依40-44章,天主多次用「我是」來指稱自己。換句話說,ego eimi可以解釋為天主的名字。當耶穌把ego eimi應用在自己身上時,他巧妙地把自己與天主同等──他是天主。

Ego eimi(我是),使人想起天主向梅瑟的自我啟示。天主說:「我是自有者。」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出3:14)。耶穌以他的ego eimi聲言,即以天主的名字來稱呼自己。「我是」言論構成耶穌在第四部福音中自我啟示的語言的核心……透過這些共同的象徵,耶穌宣稱人的宗教需要和人類的渴望在他身上實現。

「我是善(kalos)牧」(11a)。希臘文有兩個字用來形容「善」。第一是agathos:「單指一件事在道德品質方面的善。」第二個字是kalos:「則指仕然迷人的善,不但忠心、殷勤,而且好得使人入迷。」若把「善牧」比作好醫生,他們不光指他的醫術高明;也指他的仁慈心懷,同情心和獲得大眾的友誼而言。耶穌是善牧,他不但有能力,也有愛心。

「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1b)。這使人想起達味這位牧童為了保護羊群而打死一頭獅子和一頭狗熊(撒上17:35-36)。當然有些牧人為了保護羊群而喪失生命。其他人在夜間尋找迷羊而失足受傷或死亡。

但是,耶穌超越這一點。善牧為了保護羊群而冒著生命的危險,但是有別於賠上自己的生命。為了羊群而冒生命危險的牧人並不期待死亡,卻期待生存。牧人偶然因遇到野獸或盜賊而死亡,但大多數不會的。

此外,死去的牧人會留下毫無防備的羊群,所以,唯有善牧是生活的牧人──或者看來是這樣。耶穌不這樣說。「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1b)。儘管善牧不會為了死而走到田野去,耶穌卻為了服從天父而這樣做(18節)。耶穌來到世界,死在十字架上,正是天主的羔羊的死亡拯救我們免於死亡(1:29;默7:17)──或者我們應該說,羔羊的復活──他的戰勝死亡──確保我們戰勝死亡。他的復活將使他回到門徒那裡。當他最後離開他們時,不會留下他們缺乏安慰,反而賜給他們護慰者(14:25),並回來帶他們到他準備好的地方(14:2)。沒有「死和離去的」牧人,沒有缺席的主。

「傭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12節)。如果有善牧,就必然有壞的牧人。耶穌不是把善牧跟盜賊相比,而是與傭工相比──唯利是圖的人,只理會酬勞──對羊群沒有感情──也覺得無須為羊群負責──沒有把牧羊視為召叫,而是職業──逃避危險,讓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12-13節)。這樣的傭工只會在得到更好的酬勞後,才照顧羊群。如果有羊在夜間離開羊棧,他會留在羊棧,而不會尋找迷失的羊。如果有獅子出沒,他會為了拯救羊棧和自己,寧願犧牲一、兩隻羊。

按照道德的標準,傭工只屬於中庸。他無意作英雄或壞人,但會因為羊群的狀況而變成壞人。他未能認出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與羊群的生死悠關。他的冷漠可能導致他所照顧的羊群死亡。他的態度是重要的,因為生命悠關。

耶穌從則34章取了善牧和惡牧的比喻。該處講述以色列的牧人──宗教領袖──「你們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應該牧養羊群?你們吃羊奶,穿羊毛衣,宰肥羊,卻不牧養羊群」(34:2-3)。它把這些惡牧跟天主、真正的善牧作比較(34:11-31)。該段經文以天主給以色列的應許作結束:「你們作我的羊群,是我牧場上的羊群;我是你們的天主──吾主上主的斷語」(34:31)。

14-16節: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4我是善牧,我認識(希臘文: ginosko)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15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16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於這一棧(希臘文:aules),我也該(希臘文:dei)把他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希臘文:poimn),一個牧人(希臘文:poimen)。」

「我是善牧,我認識(ginosko)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14節)。在11節,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在14節,善牧認識(ginosko)他的羊,羊也認識他。Ginosko不只是表面的認識──它包括經驗──是關係。舊約談及男人認識他的妻子,是含有性關係的意義,這關係的意義超越肉身的行動。當耶穌說善牧認識羊,並非暗示任何性關係,而是談及一份非常重要的關係。

牧人(耶穌)認識羊(人),因為他「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1:14)。「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6-8)。耶穌認識他的人,因為他曾取了我們的肉身,並經驗我們的喜樂與憂苦。

耶穌說,他認識他的人,而他的人認識他,「正如父認識我」(15節)。父與子的結合是若望福音的主題:

──「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1:1)。
──耶穌告訴猶太人的領袖:「我與父原是一體」(10:30)。
──當猶太人拒絕耶穌,他挑戰他們:「但若是我作了,你們縱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我的)這些工作,如此你們必定認出父在我內,我在父內」(10:38)。
──耶穌在他的大司祭祈禱中,為門徒們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17:21)。

在14-15節,耶穌給我們一種包含一切的親密,在他與父的關係中開始,並及至父賜給他的人(17:6),以及「那些因他們的話而信從我的人」(17:20)。那麼,耶穌所形容的,是一個大家庭,由慈愛的父開始,藉著子的愛而包括所有信徒。

在15b節,耶穌再一次提醒我們,他為羊捨掉他的性命,一個在17節再提及的主題。

「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於這一棧(aules),我也該(dei)把他們引來」(16a)。羊棧是一個圍欄或畜欄,羊群不在吃草時,便住在羊棧裡。這地方提供安全,並培養一份團體感。耶穌說,他也會把別的羊引來,從而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

這些別的羊是誰?有些學者推測,他們是其他猶太基督徒團體,但「這觀點不必要地時代錯誤,和極為不肯定的推斷。大多數學者認為耶穌所指的是外邦人。當耶穌說「我有」的時候,他暗示這些羊經已屬於他,但他仍未引牠們到羊棧。他該(希臘文:dei)這樣做。

「他們要聽我的聲音」(16a)。較早前,耶穌說,「羊也跟隨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4節)。根據曾在以色列牧過羊一段日子的學者憶述,有兩件事情能反映這事實的。首先,牧人帶領羊群走過耶路撒冷繁忙的交通,以唱歌和吹口哨來聚集羊群。第二,四個牧人共用一個羊棧。在早上,每個牧人輪流唱歌和叫他的羊,這樣,羊便會忠實地離開較大的羊群,開始跟他到山上吃草。

耶穌推論,「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poimn),一個牧人(poimen)」(16b)。今天,分隔我們的障礙可能是民族、種族、教育、職業或財政的障礙。這些障礙在基督徒中間是不適合的。基督召叫我們要成為「一個羊群」(16節)。

17-18節: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於這一棧

「17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18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

「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17節)。對第四部福音而言,天主對子的愛,或者耶穌對其門徒的愛,都不是無條件的。它是清楚地建基於鍾愛的一位願意藉捨掉自己的性命而見證他們的信德,並相信會再被接納。

子捨掉他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17節)。若望福音對十字架和復活的觀點跟對觀福音和宗徒大事錄截然不同:

──在對觀福音,行動的是天主。在若望福音,子因服從父而行動,但出於自願。
──在對觀福音,耶穌祈求:「阿爸!父啊!一切為你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谷14:36)。在若望福音,他捨掉自己的性命,但是為再取回它來。在若望福音,耶穌的死亡、復活和升天一起構成單一的救世行動。耶穌並非一位勉強的殉道者,而是甘心情願的救主,履行他來到世上的目的。我們不應把他的死亡視為「命運產生的意外,或由被誤導的人引致的悲劇,而是天父的計劃。父與子彼此的愛情因而被視為對世界的愛的行動;在愛中的父願意拯救眾人,而在愛中的子自由地交付他的一切。
──在對觀福音和宗徒大事錄,所強調的是天主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瑪28:6-7;谷16:6;宗2:24,32; 3:15等),但在若望福音,耶穌再取回它來(17節)。他不但再取回它來,也使我們的復活成為可能的──「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復活」(6:44)。

「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18節)。伯多祿指責公議會把耶穌處死(宗4:10),而且,保祿與其他宗徒肯定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宗2:32; 4:10b),但是,若望的耶穌堅持他是甘心情願捨掉自己的性命,並有權再取回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