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罷!他回答說:主,我去。但他卻沒......」(瑪21:28-32)(10月1日)

聖經:瑪21:28-32

釋經

28-32節:你們以為怎樣?

「28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罷!29他回答說:主(希臘文:kyrie),我去。但他卻沒有去。30他對第二個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卻答應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悔悟過來,而又去了。31二人中那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他們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32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福音故事的第二部份(32節)跟路加福音7:29-30並行;因此,這個比喻應該跟稅吏、娼妓(31節)的教導並連。在稍後段落出現關於若翰洗者的講論,在兩部福音同樣出現。兩者的共通一定出現在瑪竇落筆之前;而瑪竇將整篇教導重整,放置於「權力問題」的講論以後(瑪竇福音21:23-27),以「若翰洗者」去連貫兩個段落(25、32節)。

因此,我們可以有三個層次的釋經:(1) 耶穌說「兩個兒子」的比喻、以及祂的評語21:28-31;(2) 口傳的記述,包括比喻及後段的評語21:28-32; (3) 福音作者的理解、編輯,再加上關於權力的訓言21:23-27 加上 28-32。釋經學者嘗試將這比喻用以上三個層次去分析。

明顯地,耶穌說這個比喻為了宣明天國的喜訊:「願意相信的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之先,進入天國。」(有些學者甚至相信,這句評語原先應該跟「浪子回頭」比喻相連)比喻是為了宣揚天主對罪人的慈悲。至於加上洗者若翰的句子,讓比喻增添了驚喜、也好像有點突然。不過,瑪竇將這個轉變直接引伸至之後的教導;關於權力的問題、及惡園戶的比喻。

瑪竇這樣編排,使到耶穌的三個評語直接指向猶太經師對於天主救恩的回應。他們一直拒絕天主的恩寵,從古時的先信、至若翰洗者、以至耶穌基督親自來到 (也當然,這也關連到瑪竇本身的取向,他在基督復活、升天後的福傳使命)。為瑪竇看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他的教會團體放棄對以色列宣講,而集中向外邦人傳揚天主的救恩(瑪 28:16-20,特別看瑪21:43, 其中三個選段之一21:23-45)。

歷史、文化背景

一位基督徒傳教士在中東傳福音,他向一些村民說出今天福音的比喻(他只說了28-30節),然後問他們:「哪一個兒子做得比較好?」。

大部份的村民答說,毫無疑問,是那個向父親回答「我去」、卻沒有實行的兒子,他做得比較好。那個兒子的答案值得表揚,因為那是父親願意聽到的答案。雖然他最後沒有實行自己的承諾,但中東文化比較重視的,是「榮譽」這一點。

我們要知道,中東的生活是「沒有私穩可言」的。榮譽是這個文化的中心— 而榮譽當然是公眾眼光的聲譽。在比喻中,父親跟兒子的對話並不是私下說的,而是在村民的眼光之下。即使時至現代的中東人也是這個思考模式,因此他們比較贊揚那個口頭答應父親要求的兒子、反而不認同那個用說話拒絕父親的兒子,即使他以行為去表示服從。

理想和現實

所有文化都有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不過在古時的中東,兩者的差別特別明顯。西方人多數同意,理想是當現的,而現實則要被衡量。如果現實達不到理想,就是缺憾。

有些中東文化則寧可將現想跟現實的界線變得模糊。就如現代中東人民回應這個耶穌比喻的問題;他們古時的先祖更甚— 他們拒絕現實— 只要口頭的答案夠體面,那就足夠了。在他們的思想中,即使他們只用言語去表達,已經足夠達成「孝敬父親(及母親)」的誡命(申5:16)。

耶穌的提問

耶穌沒有問:哪一個兒子行為比較值得榮耀。他問:「兩個兒子中,誰履行了父親的意願?」(31節)。現代的中東人聽了,大概也會給予同一個回答:「第二個」,就是那個真正聽從父親教訓,最後有去葡萄園工作的兒子。他們同意服從的重要,不過體面說話卻更為值得榮耀。

耶穌提出第一條問題:「你們以為怎樣?」(28節)。這些宗教領袖迴避有關耶穌的權柄的問題,但他們不能迴避這故事,因為故事的要點是很明顯的。當他們未能回答,這故事和他們的反應譴責他們。

這個比喻只見於瑪竇福音,勾劃出兩個對天主召叫的回應

第一個兒子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第二個兒子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改變了主意,做了應做的事。兩個兒子都是違反了「孝敬父母」(出20:12)的誡命。但那一個的罪是更嚴重?

31-32節清楚顯示稅吏和娼妓是第二個兒子,而司祭長和長老是第一個兒子

當洗者若翰呼籲人民悔改,稅吏和妓女悔改了,也受了洗。他們很容易悔改,因為他們的罪過是明顯的。然而,宗教領袖不願意承認悔改的需要,並拒絕了若翰的呼籲。他們也拒絕耶穌。

在29節,第一個兒子說,「主(希臘文:kyrie),我去」,但他卻沒有去。我們想起耶穌較早前在本福音說,「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希臘文:kyrie)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天國」(7:21)。

對於天主的子民來說,服從每時每地都是問題

「教會工作」如何容易變成純粹維持制度……我們表示要去葡萄園,但與其收割葡萄,我們把時間花在沿途的路上重新舖設石塊。信友常常容易變得自滿──但喜訊就是,罪人常是悔改和得救的候選人。

我們的比喻是針對教義的原教旨主義,即告訴人相信正確的真理是得救的途徑,沒有任何道德的成份。此外,也針對情緒化的宗教復興主義,即只尋求回應,而不是生命。

「我實在告訴你們」顯示以下說話的重要性。「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31節)。稅吏和娼妓是罪人的代號──那些處於可敬的宗教準則以外的人。這些人的生活態度使他們與那種宗教儀式隔絕,而對一些好像法利塞人的人來說,這種宗教儀式就是宗教的核心。福音並不是天主忽視罪人們的行為,而是他們知道自己的罪過,所以成為悔改和救恩的候選人。相反地,宗教的精英自以為神聖,卻發現幾乎不可能面對自己的罪惡的現實。

「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32a)。「履行了正義」是閃語的措詞,相似「正義的坦途」(詠23:3)。若翰的「訊息和洗禮為全以色列揭示了成為天主正義的團體的途徑……面對這項挑戰,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先前拒絕的人卻相信若翰(他們悔改並受洗),而先前接納的人卻漠視他。

「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32b)。耶穌進一步把猶太的領袖與第二個、起初不服從的兒子對照,指出他們並不像那個兒子,他們沒有「後來悔悟過來」……並藉著相信若翰而作出適當的回應。

要正確瞭解這個比喻有一個要點,它並不是真正去稱讚什麼人。它在我們面前展示了兩種極不完全之人的圖畫……這故事中沒有一個兒子會帶給父親完全的喜樂,……可是到最後,那個順服的兒子遠比另一個兒子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