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在安息日,耶穌進入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耶穌注意到被邀請的人,如何爭坐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幾時你被請去赴婚宴......」(路14:1,7-14)(8月28日)


聖經:路14:1,7-14

釋經

1節: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

「1安息日,耶穌進了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

飲食在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是重要的。批評耶穌的人指他是個貪吃嗜酒的人(7:34)。他曾經在其他場合中,到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7:36; 11:37)。大批飢餓的群眾帶來一個大奇蹟(9:12-17)。在逾越節晚餐上,耶穌將使普通的餅和酒變成感恩祭(22:14-20)。他將藉著擘餅而向門徒揭示自己(24:35)。耶路撒冷教會批評伯多祿與沒有受割損的人一起吃飯(宗11:1-3)。在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飯食既是關於餵養身體,也是餵養靈魂。分餅締造關係,並準備我們迎接那日子,即「將有從東從西,從南從北而來的人,在天主的國裏坐席」(13:29)。

耶穌經常對法利塞人說尖刻的話,所以,我們懷疑為什麼法利塞人的首領會邀請他吃飯。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人們認為耶穌是先知,而他的名聲日益增加。此外,路加也告訴我們,「他們留心觀察他」,所以,他們顯然希望會發現耶穌犯錯。

我們也可能會問,耶穌為什麼接受這樣的邀請。耶穌認為無須為了包容稅吏和罪人,便要排斥宗教人士;他的精神從最廣的意義上是包括的。儘管精英階層的驕傲可能阻止他們領受天主的恩寵,但恩寵無論如何都會賜給他們。不是耶穌要離開罪人,而是罪人要離開耶穌。每個領袖會受人打量,而耶穌也是領袖。他的跟隨者向他尋找指引,他的敵人要找出他的弱點。儘管他的敵人煞費苦心,但除了一些導致把他釘十字架的假指控外,他們什麼也找不到。

雖然2-6節並非屬本主日福音的部份,但我們需要意識到這幾節經文。耶穌看見一個患水臌症的人,問道:「安息日許不許治病?」(3節)。我們要注意,他不是問安息日許不許工作,而是問許不許治病。他們不能回答,所以,耶穌治好那人,叫他走了。然後,耶穌說:「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再一次,他們對這話不能答辯。

在路加福音裡,這是耶穌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安息日爭議(也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在安息日治病)(參閱6:1-5; 6:6-11; 13:10-17)。這個故事,還有13:10-17中醫好一個婦人的故事,都顯示出天主的誡命不是外表的遵守,而是以愛、正義與仁慈來行動。沒有方法比藉著行善和治病來遵守安息日來得更好。法律所要求的,是愛的行動(6:27-36; 10:25-37),而不是外表(11:37-52)。

7-11節:坐末席

「7耶穌注意到被邀請的人,如何爭選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8「幾時你被人請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也被他請來,9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個人!那時,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10你幾時被請,應去坐末席,等那請你的人走來給你說: 朋友,請上坐罷!那時,在你同席的眾人面前,你才有光彩。11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首席」(7節,也參閱11:42; 20:46)。最好的席位是最接近主人的。即使是今天也是如此。我們都喜歡首席。坐首席給我們優越感,使我們覺得比一般人更優勝。

「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7節)。路加以比喻作為耶穌評論的特色,提示我們耶穌正講論天國的問題,而不是提供自我宣傳的意見。耶穌忠告不要爭坐首席,正是重申箴25:6-7的勸勉。他的忠告是有實際意義的,因為過份自信可能使人尷尬。然而,我們曾看見過份自信的人不顧任何情況都要攫取和緊握名譽,所以過份自信既帶來賞報也帶來風險。

「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11節)。耶穌清楚指出他的教誨與世俗的自我宣傳無關,而是關係到天國的生活。這是截然逆轉的情況,把我們熟悉的世界倒轉,而提升一個規則十分不同的世界。路加首先在瑪利亞的讚主曲提出這個逆轉,她讚頌:「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他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1:51-53)。天主是這截然逆轉的根源,是路加不讓讀者忘記的主題(例:1:51-53; 6:20-26; 13:30)。

耶穌使我們意識到這即將發生的逆轉,幫助我們準備在天主裡的生命,因為天國似乎是既陌生、驚奇又具威脅性。正如我們會為準備在外國生活而學習語文和習俗,我們也需要為準備天國而學習和遵守天國的規則。的確,當我們承認天主為王並按照天國的規則生活時,天主便成為現實,而不只是未來的希望。

有一個危險之處,就是我們可能把耶穌的說話誤解為用來宣傳自我的秘密策略,而不是謙遜服務的呼籲。如果瘋狂地爭著末座,豎起耳朵,等待主人提升坐位,那麼,整個訊息便變成漫畫。實施這逆轉的天主不是被騙的。天主認識我們的心,高舉謙卑的心。謙卑是來自威望?謙卑是來自認識到罪過蒙寬恕?這樣的謙卑是天主所表揚的。

12-14節:要請貧窮的

「12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13但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14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

現在耶穌把注意力放在主人家身上,因為主人往往傾向邀請他選擇作伴的人,或利用宴會來討好有權勢的人。耶穌警告我們不要邀請我們最喜歡的四類人(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告訴我們要請我們最不喜歡的四類人(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我們要注意,殘廢的、瘸腿的和瞎眼的人是外人,由於他們生體有缺陷,所以被禁止當司祭(參閱肋21:17-23)。

耶穌並不鼓勵寄支票這類間接的愛德,反而吩咐我們邀請窮人和被剝奪權利的人來坐席,即來到我們家中最親密的地方。這樣,我們不但為身體提供食物,也為靈魂提供食糧。透過類似的活動,這些邊緣人士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在象徵意義上,他們不再處於權力圈子以外。

耶穌勸告不要邀請受到優待的人,「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12節)。如果我們邀請沒有受到優待的人,「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14節)。這是呼籲信任天主會賞報被剝奪權利者所不能報答的事物──這是應許天主將在義人復活的時候,賞報我們。

這段經文也使我們想起其他有關「賞報」的經文: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稅吏不是也這樣做嗎?(瑪5:43-46)。

──耶穌警告我們要提防,不要公開實踐虔誠或施捨,因為我們已獲得仰慕者的賞報。我們反而應私下實踐虔誠或施捨,「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1-6)。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善待他們;借出,不要再有所希望:如此,你們的賞報必定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因為他對待忘恩的和惡人,是仁慈的」(路6:35)。

天主要求我們認識天國的價值觀,而且當我們力求取悅天主而不是取悅別人的時候,天主祝福我們。真正的虔誠是毫不介意地投資在那懇求注意其真正需要,但沒有能力償還紅利的部份。然而,耶穌應許天主會看到,並為投資在脆弱的人類身上而賞賜利息。